一、想长途旅游,给点建议,谢谢
如果你有些钱、有些时间、有好身体、就去川藏吧。从四川进,走川藏公路入藏,可减少高原反应。暑假刚好是入藏的好时机。记得:带好有效的感冒药、消炎药、退烧药!切记切记!
二、长途旅行应准备什么?
夏季旅游的话,可以带2到3件T恤(最好是宽松点的棉T,可以当睡衣穿)、2条裤子(可以是一条长裤一条7分裤,裤管要宽松),内衣裤3件、2双袜子,穿透气软底的运动鞋。(我是带好肥皂,内衣换下清洗拧干,有空调吹风的情况下一个晚上就干了)
如果是跟团旅游,准备一个大旅行包外,最好再准备一个小斜肩带包,放贵重和必须物品。到了景点就不至于背个大包走来走去的。可以放车上或宾馆。
零食饮料:带运动饮料、奇巧巧克力、牛肉干、酸话梅、木糖醇口香糖(或无糖薄荷糖)、蛋糕派、卤味零食等单包装零食。
数码:手机、MP3、相机、充电器。
杂物:干湿纸巾、小毛巾、止泻药、薄荷膏(提神防中暑防虫咬)、防晒霜、食品袋(可以装垃圾或食物)。
最重要的就是钱包了,建议换成小票面的纸币。
到网上多搜索一些目的地的资料和事项。如当地的特产、景点、价格等等。
三、长途自驾游需要带哪些装备和必需品?
补胎工具、轮胎扳手、安全桶、灭火器、水桶等等这些工具,还可以带一个祥和里睡觉休息必备神器,哈维尔汽车天窗罩,可以通风透气
四、做长途旅行应从吃穿住行准备什么
看你去什么地方旅游,因为如果去一些太阳比较毒的地方,当然要带防晒油和雨伞(防紫外线),如果不是远足的话,没必要带太多的钱在身上,以防小偷什么的,份量够你保证遇到危险时用。若,远足的话,稍微带多些,带小量零食就足够了;如果去比较偏北方的,冷的地方旅游,最好带多件衣服,以防万一,带个小小的药箱,放自己所需的 Good luck~!
五、长途自驾游必备装备攻略有哪些?
长途自驾游必备装备攻略 ,那就从衣食住行说起,这里主要介绍装备类常识。 一、露营装备怎么用?
从下到上(从地面开始)依次使用的是:地布→帐篷→地席→防潮垫→睡袋
1、地布 放置于帐底防磨,通常是一块纤维较粗的防水布,它主要的作用是保护帐底,防止帐底被小石子划破以及在雪地里防止帐篷底和雪冻在一起,也可以当野餐垫使用。另外可以使帐篷底部更加干净,易于收纳帐篷。在泥地或很脏的地方扎营后,把地布单独冲洗一下,轻松抖落上面的水,放进收纳袋就可以了,这样帐篷不会很脏。
2、帐篷
3、地席 在国内,商家和使用者定义为铝膜防潮垫(双面或单面),对于铝膜防潮垫(一般尺寸为1.5m*1.9m,用1.9m*1.9m折叠1/3回来更厚实)当然是在帐篷里面使用,亮面朝上。主要是防潮,在上面铺上传统的防潮垫会获得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冬季)。这比只使用防潮垫要好,因为寒气和地气会从防潮垫的间隙渗出来,而整张的地席就可以有效的 阻止寒气和地气。
4、防潮垫(自充垫)
5、睡袋
二、野外水源如何解决?
1、如何寻找水源饮水:
一般的露营地都可以找到水源,它是露营时不可或缺的东西。在国内的山地里,到处可见清澈的水源,不但于净而且味道甜美。
在水源极少时,不妨考虑饮用池塘或回地积水处的水。如果水面没有水泡或呈现污浊状时,就不必担心清洁问题。如果还是不放心的话,可以先过滤、煮沸后再饮用。当然,上述的饮用水无法与一般的水源相比较,是否饮用,要看各人对清洁要求的程度而决定了。
冬季下雪量多的地方,即使到了仲夏时分,棱线上仍然留有残雪。棱线下方滴下来的水是生津止渴的好东西。露营时,万一找不到可以补充水源的地方,这就是最佳的水源,雪水经过漂白、过滤和煮沸后可以直接饮用。到融雪的山上露营时,由于早晚温度比较低,因此要留意储存用水,以免水被冻结而缺水。
登山时,如果能够充分的研究地图与勘察地形,不难在接近棱线的地方找到水源。尤其在长满植物的山峰上,沿着沼泽走,一定可以找到水源。有时候我们也能在沼泽中形成的小瀑布附近找到水源,此时只要挖掘瀑布下方的四周就可以。从地形上来看,水源多半由低地处涌出来,只要细心观察,一定可以找到水源。
夏天露营时通常会碰到下雨。下雨时,应该利用已有的装备如帐篷,塑料垫或雨衣等接水备用。尤其在急需用水时,可用可各种容器收集雨水,澄清后再消毒饮用。现在市面上出售一种为了储水用的折叠式水囊,这种水囊极其坚固,分为十与甘公升两种,是水源距离露营地远时的运水用具。
2、取水(净水)方法介绍:
沉淀法:在你将找到的水收集好后,可放入少量的明矾或捣烂的木棉枝叶、仙人掌、核桃仁,搅拌匀后沉淀30分钟。这样,你便能得到较为干净的水了。
过滤法:当你所找到的水源泥沙混浊,有异物飘浮且有微生物或蠕虫及水蛭幼虫等,水源周围的环境又不适宜挖坑时,可找一个塑料袋(质量好,不容易破裂的),将底部刺些小眼儿,或者用棉制单手套、手帕、衣袖、裤腿等;利用可乐瓶也可以,先是去掉瓶底,再用小 dao把瓶盖扎出几个小孔,然后自下向上依次填入2~4厘米厚的干净的细砂5至7层,压紧按实、将不清洁的水慢慢倒入自制的简易过滤器中,等到过滤器下面有水溢出时,即可用盆或水壶将过滤后的干净水收集起来。 地汽取水法:在潮湿的沙地上挖一个约20厘米深的碗状坑,底部放进接水的容器,再在地面上覆盖上透明的塑料布,四周用沙土压上,中间轻压一块小石头。地下水经蒸发在塑料布上遇冷会凝成水滴滴人碗中,这种方法虽然慢但绝对卫生。
植物取水法:有些植物象竹子中间是空的,常存有水,收集起来可作饮用水。早晨起来收集植物叶上的露水或利用植物的蒸腾作用,将塑料袋套在植物的浓密嫩枝条上,扎好袋口收集,也是救急的好方法。
改善盐碱水:在西北地区的沙漠戈壁中,能找到的大多为盐碱水,不能饮用。怎么办?驴友老周支招:在有湿沙或苦咸水的地方,挖一个直径1.5米、深1米的沙坑,上盖一层透明塑料膜,四周用石头固定,中部放上一块小石子,使塑料膜成一倒圆锥体。记得在圆锥体上面预先放个接水的容器。阳光透过塑料膜使沙坑中的水分蒸发,水蒸汽遇到塑料膜凝结成水滴,顺着圆锥体的顶端滴入容器内。
海水淡化法:在海边,可以用锅煮海水来收集蒸馏水的方法使海水淡化。煮海水时,在锅盖内侧铺上毛巾,将蒸馏水的水珠吸附在毛巾上,然后再拧在大贝壳或其它容器内。这样反复制作,就可得到所需要的可饮用淡水。冬季,可将海水放在一个容器中冻结,冻冰后的冰块也可充当饮用的淡水。
任何情况下都应留有至少一壶饮用水,这可是危险情况下的救命之源,对长途旅行出现断水的境况是危险的。在无法寻找到现成的饮用水或身处在绝境干旱之时,可以用以上的办法寻找饮用水。
三、户外吃什么? 1、米饭,普通环境用套锅煮闷锅饭,高海拔只能用高压锅煮饭了,可以适当切点土豆,红苕放在饭里。 2、面粉,可以用面粉制作手撕面条,也可以搅拌混合鸡蛋利用煎锅烙鸡蛋饼。 3、方便面,方便饭,自热米饭这个最简单。 4、紫菜汤,袋装,一冲开水就能吃。 5、肉罐头,肘子罐头,清蒸蹄子等,打开后,拿到炉头上直接烧热,吃剩的油第二天还可以下面吃。 6、干面条,超市有袋装的面佐料,再加点火腿、菜叶这些更舒服。 7、香肠,腊肉这个可以有。 8、黄瓜、白萝卜、胡罗卜、洋葱、木耳这些蔬菜都可以带点。 9、火锅,这是最为推荐的,一包底料就可以了,菜就带干豆皮,干海带,干耳子,干香姑,梅林午餐肉、真空肉、香肠… 10、压缩饼干 11、八宝粥、水果罐头
四、户外穿什么?
衣服: 1、最里面是排汗内衣,快干衣(可以用涤纶、棉体血或保暖衣替代,但注意排汗) 2、中间层是抓绒衣(可以用毛衣,棉质卫衣替代) 3、最外层是羽绒服,冲锋衣(可以用运动外套替代,但注意使用轻便雨衣防水)
裤子: 1、内裤 2、快干裤、抓绒裤(可以用棉裤或保暖裤替代,但注意排汗) 3、冲锋裤(可以用运动裤替代) 户外穿着也没有固定模式,无论春夏秋冬,玩户外都要穿长袖长裤,能在灌木乱草中保护自己
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