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怎么避暑最好

夏天怎么避暑最好

持续几天地高温,大家都在为如何度过漫长的盛夏而发愁吧!据《每日邮报》报道,英国专家特意为酷暑提出了16种避暑方法,帮你度过一个清凉的夏季。

1.少吃多餐

一顿饭吃的东西越多,为了消化这些食物,身体产生代谢热量也就越多。特别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们产生的代谢热量尤其多。

2.吃辛辣食物

虽然大热天里吃这些东西的确难以想像,但是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内的热量接收器,提高血液循环,导致大量出汗,所有这些都有助于降低体温。

3.温水冲澡

使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冲澡或沐浴,特别是在睡前进行。虽说冲凉水澡让你听起来很诱人,但是你的身体会在凉水澡后产生更多的热量以弥补冲澡时失去的热量。

4.呆在地下室

如果你有一间地下室,最好在每天太阳最毒,气温最高的时候躲在里面,一般情况下地下室的温度都会比高层楼房温度低10到15度。

5.室内要拉帘

不在家时,把窗帘拉上,这样就能阻止热量进入,以防形成温室。

6.多喝水

在炎热的天气里,你或许想要一杯冰镇啤酒。最好少喝酒,因为酒精可能导致身体缺水。矿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选择。此外,咖啡或是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也尽量少喝,它们都会增加体内的代谢热量。

7.女性选用芦荟产品

用冰凉的芦荟油代替保湿霜,早晚使用能够起到降低皮肤温度的效果。

8.放慢动作

避免剧烈活动,巨烈活动将激活身体能量,增加内部温度。如果你有跑步的习惯,最好在每天早上7点前气温相对较低的时候再跑。

9.使用冰袋

可以重复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肤温度的工具,里面预充的液体无需冰箱冷冻就有降温效果。

10.选好枕具

使用羽毛或绒毛枕头,枕套最好是棉质的,合成纤维的枕套会积累热量。

11.自制降温用品

如果第二天你要在烈日炎炎中忙碌,最好前一天晚上准备一些湿的绒布放在冰箱里,第二天找个塑料袋装上,开始感觉热的时候用它们擦擦脸,你会备感凉快。

12.睡前冰床单

换掉棉被,盖个床单,还觉得热的话,给床单套个塑料袋,睡前放在冰箱里冰上几个小时。我们入睡时体温会有所下降,这就是为什么在热天里很难入睡的原因,从冰箱里直接拿出来的清凉床单会帮助你尽快入睡。

13.做白日梦

坐着休息一下,闭上眼睛,小睡一会儿。研究表明,人体对“白日梦”的反应之一就是降低身体温度。

14.喝菊花茶

专业人士称菊花茶能够降温清脑。

15.穿棉质服装

穿上轻薄的浅色棉质衣服,合成纤维衣料容易锁住热量,而棉质衣服利于排汗,汗水的蒸发又能使你感觉更加凉爽,浅色衣服还能反射更多的阳光。

16.凉水冲手腕

每隔几个小时把手腕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五秒,因为那里是动脉流过的地方,这样做可以降低血液温度。

历史上色盲是被谁第一个发现的?

发现色盲症的人——道尔顿

1844年7月26日,一位78岁高龄的老人,步履艰难地走进了自己的实验室。时间是差一刻九点,从21岁到今天,57年来,他每晚都是在这同一时刻记录下当天的气象数据。只见他用微微颤抖的手拿起笔,记下气压计和温度的读数,并在表的最后一格里记下“微雨”。当他起身欲走的时候,发现还没写上日期,于是便又坐下了。从此,他再也没有起来。

这位以生命的字迹完成最后一项科学实践的老人名叫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1766—1844),是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也是第一个系统研究色盲症的人。

从贫寒家庭里走出来的气象学家

1766年9月6日,约翰·道尔顿出生在英格兰北部一个名叫伊格尔斯菲尔德的穷乡僻壤。他的父亲是个贫苦农民兼织毛呢为生。母亲除家务外帮助父亲种田。由于收入微薄又要养活六个子女,家庭经济相当拮据。尽管家境贫寒,但当道尔顿六岁时,父母还是想方设法让他上了本村的教会小学。在学校里道尔顿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但他好学深思,有股韧劲,解不出难题决不罢休。每当一些同学为老师留的教学题叫苦连天的时候,道尔顿就自己独坐在一旁冥思苦想,即使老师有时想提示他一下,也被他头也不抬地拒绝了。常常一坐就到天黑,教室里空荡荡的,只有小道尔顿独自陪伴着那昏暗的烛光,对此,他的老师弗莱彻先生称赞说: “在教友会的孩子中间,就思想的成熟而论,谁也比不上约翰。”

由于交不起学费,道尔顿被迫中途辍学,并从12岁开始就办私塾教学,同时受雇干农活,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虽身处逆境,他仍坚持自学,毫不松懈。当地一位有学问的教友会绅士伊莱休·鲁宾逊是个自然科学爱好者,他十分欣赏道尔顿,宁愿放弃休息时间在晚上给道尔顿讲授数学、物理等知识。

鲁宾逊爱好观测气象,自制了各种精巧的仪器,在鲁宾逊的热心指导下,道尔顿开始了气象观测,并且萌发了为海员和农民预报天气的想法。

1781年,15岁的道尔顿外出谋生,来到肯代尔镇。在他表兄办的寄宿学校里担任助理教员,一直在那里工作了12年。他工作之余发愤读书,无论是数学、自然科学还是哲学、文学,都广泛涉猎,他在这12年里所读的书,比以后50年中所读的还要多,勤奋自学的劲头可见一斑。

在博览群书的同时,他没有放弃气象观测工作。他把鲁宾逊临别赠送的礼物——气压计挂在墙上,在校园里安装了雨量计,他的室内桌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玻璃仪器。这么多仪器大部分都是他自己吹制的,博览群书和气象观测使道尔顿深深感到:自然之谜太多了,要去认识它们和利用它们需要太多的知识,需要志同道合的朋友和老师。

一天,道尔顿听说附近有一位学识渊博的约翰·豪夫先生,就去拜访。当他紧握着这位当地人人称道的实验家的手时,他愣住了——豪夫先生竟是个瞎子。

豪夫似乎感觉到了道尔顿的疑虑,他站起身,向一张大桌子走去,桌子上摆满了各种仪器、试管,但摆得井井有条,只见他毫不费力地取到所需的用具,把容器倒满,没有洒漏,没有碰撞,每个动作都熟练准确。从豪夫身上,道尔顿又一次深深感到毅力的重要。他曾这样介绍豪夫:“豪夫大约在两岁时因患天花失明,或许可以说他是被夺去最宝贵的感官以后,创造了一个把天才与毅力结合起来的极其令人惊讶的典范。他掌握拉丁文、希腊文和法文,通晓数学的各个部门,精通天文、化学、医学……。特别令人惊奇的是他能仅仅依靠头脑解决困难而深奥的问题。他用触觉、味觉和嗅觉几乎能分辨出他所住的周围二十多英里范围内的每一种植物,……。如果我对科学有什么新的或者是重要的贡献,首先是由于我能得到他的指导和他在哲学研究方面的榜样。”

正是在这样一位盲人学者的鼓励与指导之下,道尔顿不仅学到了数学、自然科学、哲学以及希腊文、拉丁文、法文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学会了记气象日记,开始对自然界进行系统的科学观察。道尔顿从1787年起坚持写气象日记57年,从未间断,全部观测记录超过20万条。

1793年,道尔顿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学术专著《气象观测论文集》,初步总结了他的观测结果,分析了云的形成、蒸发过程和大气降水量的分布等,从中可以看到道尔顿后来许多发现的原始构思,从此,这位年仅27岁的青年教师引起了科学界的注意。

就在这一年,道尔顿受聘于曼彻斯特文学哲学学会创办的新学院,担任讲师,讲授数学和自然科学。学院条件优越,但教学负担繁重,实验室缺乏,不久,道尔顿意识到,过重的教师工作已妨碍他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和研究。六年以后,他毅然辞掉了讲师职务,只花很少的时间给私人授课,过着清贫的生活,而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做实验和论文宣读会等学术活动。“午夜方眠,黎明即起”是道尔顿的座右铭,他正是以这种强烈的事业心和对自然科学的极端爱好,在科学研究探索的道路上奋斗了整整26年,终于迎来了他才华横溢的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