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土家族“舍巴节”是什么?

张家界土家族“舍巴节”是什么?

土家族古老的宗教祭祖节日,通常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节日那天,主持节日者之房族不分男女老少、排成长队,敲锣打鼓,吹起土号,放三眼炮、鞭炮,由“梯玛”领队来到社场。队伍中还有一个头戴烂草帽、身披土花被面的人,由四个人抬着进入社场。相传这人是祖先,他后边跟着一个拿扫帚的人,边走边扫,传说祖先战死后其尸体长了蛆日须清扫。跟在后面的人群,由族长带领,一路吆喝,领唱人每唱一句,众人齐声呐喊:“干哉!干哉!啊喂!……”和声整齐,地动山摇。

祖先抬到社场时,又是一阵锣鼓声、鞭炮声、土号声。庙内老人跪在地上迎神让坐,然后烧香敬神。敬神毕,由主祭人带队在坪场里围成圆圈,跟随锣鼓声,跳起摆手舞,由“梯玛”唱祖先来源的古歌。这天的活动称“小社”。第二天的活动称为“大社”,这天分三次活动,每次均先敬神,后表演歌舞,唱歌内容转向农业生产活动过程,期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到黄昏时,主祭的长辈们整理衣冠,磕头,并吹起土号,放火炮,送神回山,社巴节结束。通常参加节日活动的还有外来唱戏、玩魔术、打千秋、表演武术的人,以及做生意买卖的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察哈尔牲畜过年节是什么?

察哈尔蒙古族最早是以行伍为主的。但生活主要还是依靠畜牧业。因此,他们必须重视牲畜疾病的防治,重视畜群的安全。求助于神灵的保佑也是他们的无奈之举,于是衍生出一些祝福降吉的仪式来。每年正月十六日是牧民为牲畜举行过年礼的日子。举行礼仪的前几天,一个嘎查或邻近的几个嘎查之间协商,向各户按畜群大小和参加人数,征收用于庆典费用。如米面、油肉、烟酒等。举行礼仪这一天各家男女老少汇聚在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支起锅灶,把所有的牲畜赶到这里,让专门请来的喇嘛念经,焚香酹酒,向天撒献食物。人们在支起的锅灶上炸熟油饼,把油饼套在牛羊的角和脖子上,然后竞相争夺。

之后,选择膘肥体壮的牲畜,将五色绸带经喇嘛祝福后系在脖子上,经过这种洗礼后的牲畜不能宰杀也不出售,一直饲养到老死为止,蒙语叫做“斯特若太”。此外,人们还要立石头为新年老人,把黄油、奶食涂在上面,以示祝福祭典。然后,大家要向长期放牧的牧工们祝福,并围坐在一起,摆好熟肉菜肴,兴高采烈地款待一番。为发展牲畜有功的人敬酒,以示尊重。这一天,放牧人员被视为尊贵人,享受大家敬酒款待,畜群由其他人代放

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